不要逼孩子多吃一點,最重要的是五歲前建立「吃飯動機」

08 Sep 2023
不要逼孩子多吃一點,最重要的是五歲前建立「吃飯動機」

不要逼孩子多吃一點,最重要的是五歲前建立「吃飯動機」

/分類: /作者: 

很多媽媽,被旁人的聲音「孩子怎麼這麼瘦?」弄的很焦慮,多餵孩子兩口,也不見孩子長肉。其實,很多人都沒有正確的觀念,就在媽媽耳邊亂説,倒楣的都是孩子,以下三件事都是育兒界的謠言:

1、「孩子瘦,是因為媽媽没好好餵」:
孩子瘦不瘦,跟媽媽有沒有餵飯沒關係。沒有一個媽媽不重視飲食,也沒有媽不認真準備~

2、「吃的多才健康」:
吃的多,不一定就胖,吃的少,不一定就瘦;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食量,胖瘦都沒有健康重要。

3、「從小就要吃的多,長大才會愛吃」:
幼兒時期,該培養的,不是吃愈多愈好,而是該引起孩子吃飯的動機

小孩不喜歡吃飯,要先了解是不是在合理範圍,再想想看用什麼辦法引導,千萬不要再質疑「媽媽沒有好好餵飯」,幼兒飲食動機該如何培養,快來筆記這一篇。

焦慮太瘦而逼多吃,反而破壞小孩食慾

我常被問:老師!他現在應該吃半碗飯,還是一碗飯了?加了菜之後,應該是一碗滿滿的嗎?其實,你們都過度焦慮了,而且,心中如果設了一個目標,孩子吃不到那個量,我保證你更焦慮。

這類的爸媽,如果再聽過,「孩子怎麼這麼瘦啊!」,「到底有沒有好好餵他吃飯?」尤其是遇到爺爺奶奶的時候,經常被用懷疑的口氣,強灌這些話到心裡,一定崩潰。

不知道爸媽們會不會聽到這些話而想多餵幾口飯菜?如果每天都聽到「孩子怎麼這麼瘦?」,爸媽的心理健康會受影響,接下來就會做出錯誤的教養判斷,迫於無奈,逼著孩子多吃幾口飯菜了。

其實,研究發現,多餵兩口,不但不會讓孩子變胖,反而讓孩子食慾變差,挑偏食變嚴重。最重要的其實是要在五歲前,建立起孩子的「吃飯動機」!近幾年來的研究顯示,吃飯有壓力、或者是利用點心來誘導小朋友進食,只會讓甜點、零食顯得更誘人,反而會消弭孩子選擇健康食物的內在動機,而且更會強化孩子的挑食行為,破壞用餐氣氛。

但當所有專家都在衛教不要逼幼兒吃飯的同時,孩子到底要吃多少的迷思,依究沒有解開。

4、5歲前的孩子,爸媽總是很難抓到孩子的食量,至於1-3歲的孩子,受限於語言和抽象感受還在發展,要知道孩子飽不飽,那就更難了,孩子常常頭一撇,說不吃就不吃,不然就是在餐椅上像隻毛毛毛蟲,讓餵飯變成十大最讓爸媽頭疼的育兒問題之一!

幼兒吃的好不好,最該觀察10重點

孩子真的有飽嗎?這個飲食問題一定還在你心中打仗,有10大方向,爸媽們一定要知道:

1、健康、發展曲缐都正常

飲食的量就是OK的,瘦瘦的當然也沒問題,不用多餵幾口!

2、一直討零食吃

孩子的零食索討無度,那肯定不是嘴讒,而是正餐沒有飽!

3、提早讓孩子自己學吃飯

他飽不飽的大腦感覺發展,會比其他孩子成熟,所以有些孩子會厭倦吃飯,吃的很膩,是長期被餵的結果。

4、奶喝太多

1歲之後的寶寶,奶如果還喝太多,正餐就會沒吃幾口就飽了,但又會很快餓,所以固體及半流質食物要逐漸變成營養來源。

5、觀察用餐環境是否有讓孩子分心的東西

孩子說飽的時候,先觀察有沒有東西讓他分心,先移除分心物。不急著說「哪裡飽?你給我吃完」,每頓飯都一堆情緒,沒吃飽也氣飽了!

6、邊看電視邊吃飯

不利消化,肯定很快飽!

7、飯菜量第一時間不要太多,讓孩子有跟你再要的機會

冬天,你如果一定夾太多在孩子碗裡,飯菜很快就涼了,很可能影響食慾!

8、夾到孩子碗裡的,超過他能吃完的量

孩子吃不完,有時是爸媽不自覺的還一直夾到孩子的碗裡,他吃的量,早就超過一開始的量了!

9、太注意孩子有沒有好好吃飯

不要放太多注意力在孩子吃飯上,大人也專心吃自己的,偶爾協助就好,孩子的模仿能力強,而且喜歡全家一起吃飯!

10、餐與餐中間,時間隔太短

餐與餐中間,別隔太短,孩子不吃零食奌心也無坊;如果吃奌心,少量就好,目的是增加熱量而不是餵飽,以免正餐受影響!

擔心吃多少,不如引導「吃飯動機」

有一次,我一個好朋友,兒科醫師黃立心跟我說,放手讓孩子自己吃飯才對,我當然相當同意,後來這位超會做飯的醫師媽咪說的,我更有同感,「只是讓他們自己吃,都吃一點點就『飽了』」,過去看看孩子吃的量,通常會覺得非常不可思議,心中產生數萬個OS,這樣會飽?

這讓我想到我先前到幼稚園演講後,留下來參觀的經驗!

一堆中班左右的孩子,自己練習吃飯,又快又好,臉上充滿著該吃飯的表情,讓我跌破眼鏡,跟我們每天在家搞這些不肯好好吃的孩子,真是大相逕庭,難道就是要上學,感受一下團體的氣氛才會學到?

我走近一看,每個人的碗裡,飯就像雞蛋大小一小球而已,肉菜魚都有,但份量都很少,我那時也才明白,原來這麼簡單的方法,而且「讓孩子吃的完」,是讓孩子吃飯快樂的超級重要的原則。